弹道学报

王泽山弹道管孔写春秋 

来源:弹道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4-18

编者按:1月8日,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。备受关注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两位“80”后科学家——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和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侯云德。

古语云:道固远,笃行可至;事虽巨,坚为必成。在两位耄耋之年的“80后科研少壮派”身上,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为实现理想目标不懈努力所爆发出的创新力量,感受到“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”的执着坚守。他们共同书写了锐意进取、开拓创新的责任担当。

▲王泽山院士(图 /新华社)

执着科研60余年,他不搞科研就会“犯瘾”;立志复兴中国火炸药,80多岁的他仍奋战在科研一线,一年一半时间在出差;外出度假,他会和老伴“约法两章”:“你正常出去玩,我正常在房间工作”……他就是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。

比炸药发明者诺贝尔晚出生一个世纪的王泽山,在火炸药研究方面的贡献堪称“中国的诺贝尔”。他做出超越国外水平的原创成果,让中国古代“四大发明”之一的火药在现代重焕荣光。

最冷专业走出“火光四射”的精彩人生

腰杆笔直、精神矍铄、眼神平和,82岁的王泽山站在了科学家荣誉的巅峰,心里想的还是自己的火炸药,就在获奖前半个月,他还在沙漠进行火炸药实验。面对媒体记者的采访,他第一句话是“我还是得说说我的火炸药……下一步我们团队可能还会有新的突破”。

一辈子只做一件事,王泽山一生都瞄准了火炸药的“靶心”。

1935年,王泽山出生在吉林省吉林市,日军统治下的童年生活成为他一辈子最屈辱的记忆。不想当亡国奴,就必须有强大的国防,这一信念从小就在王泽山心里扎了根。1954年,他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,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一个当时最冷门的专业——火炸药,他也是班上唯一一名自愿学习火炸药的学生。王泽山想,国家需要的都要人去做,从此,“国家需要”成了王泽山毕生的追求。

王泽山学的是冷门专业,开启的却是“火光四射”的精彩人生。20世纪80年代,他率先攻克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多项关键技术,并因此摘得199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。获奖后的他马不停蹄,1996年,他发明的“低温感度发射装药与工艺技术”同样获此殊荣,时至今日,其材料工艺、弹道和长储等性能仍全面优于国外技术。

1999年,已是国家科技大奖“双冠王”的王泽山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。在很多人看来,60多岁的王泽山已经功成名就,完全可以颐养天年,可谁也没想到,他转向了火炸药另一个全新的领域“等模块装药”,时隔 20年,又一次取得了世界级的突破。

我国火炮在应用王泽山的“全等式模块装药技术”后,射程能提高20%以上,弹道性能全面超过其他国家的同类火炮。60年来,王泽山在这个“看不见的领域”一步步地突破,让中国的火炸药技术傲视全球。

▲王泽山院士(左二)在指导学生(图/新华社)

拥有三倍于常人的工作时间

很多人很好奇,这么多的世界级难题,为什么王泽山可以连续突破?王泽山的秘诀是“我拥有三倍于常人的工作时间”。

王泽山几乎不参加一般的社交活动。南京理工大学原校长徐复铭说,和王院士一起去开会,他要么和大家讨论科研问题,要么打开电脑写一些思路,会议后的聚餐从不参加,总是打个招呼先走。

王泽山透露了和爱人的“约法两章”。“我工作的时候,相互间不打扰。遇到春节等长假,我们约定外出旅游。到了地方,她正常出去玩,我正常在房间工作。”

思考几乎占据了王泽山所有的空余时间,走路、休息、吃饭时他都会想问题,泡好的咖啡经常冷了热、热了冷。目察秋毫之末,耳不闻雷霆之声,多想一步成了他的创新秘籍,“全等式模块那个问题,我就是用了一两年这么想出来的”。

“朴实至纯”是同事们对王泽山的评价,他对生活的需求简单到了极致。有次在野外就餐忘了带筷子,就用树枝来替代。有次急需到山东做实验,他直接踏上公共汽车,经过十几个小时长途颠簸赶到实验地点。徐复铭说:“因为出差频繁,王泽山69岁时学会了开车,一辆10万出头的别克凯越一开就是10多年,出于安全考虑我们劝他换,他笑笑说,‘性能蛮好,还可以用’,其实学校规定院士可以用车,但他一次也没有开过口。”

上一篇:临近空间无动力攻击器弹道优化设计研究
下一篇:没有了